
很多运营一直都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运营计划,在做新品时往往都是一些上架优化的常规操作,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体系化。虽然感觉什么都会一点,但是没办法把这些串联起来,那么怎样将新品推广的节奏、目标、预算进行统一规划呢?
推广节奏是什么?
所谓推广节奏,其实是结合产品的目标和推广策略,对产品推广阶段的一个把控。想要判断一个推广节奏是否正确,需要对其进行拆解。而想要在前期明确目标和策略,其底层逻辑就是从定位出发。
1. 生命周期定位
在推广商品之前去规划节奏,其实就是做好一个推广计划,明确在不同的时间阶段的运营重点。
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,分为 4 个阶段:起步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与衰退期。在每个阶段的特征和运营策略是不一样的。
目前在亚马逊上的大多数类目,都是抱着从前期亏本推广,中期收支平衡,后期回收成本盈利的节奏去规划整个产品生命周期,但是你需要思考的是市场竞争和自身现金流是否匹配。

2. 产品战略定位
运营策略除了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外,还会基于我们对产品本身的定位而有所不同,可以借助“波士顿矩阵模型”的理论来进行产品划分。
在产品分类的四象限中,分为主力、新贵、潜力、长尾产品。不同定位的产品,对于后续的推广目标和广告目的是不一样的。
除了以销售额和时间为横纵轴之外,关键在于前期对于产品市场调研的数据分析,可以基于对新品的投入大小和信心度来判读产品的定位。

3. 消费转化定位
常规来说结合产品和周期定位就能明确产品的战略,但是具体到目标层面,最好结合实际的数据表现。而消费者搜索购买的过程实际也是有一套思维模型,那就是经典的营销漏斗。
在亚马逊上,主要将其分为认知、考虑&购买、忠诚等阶段。不同阶段对于广告的的选择和预算分配是不同的,同时结合上述的定位去分配广告预算和确认投放形式即可,重点是可落地。


每个阶段的推广节奏其实都不太一样,不同类目和不同实力的卖家也会各有差别,但是至少从以上三个维度,你可以去思考如何去判断自己的新品节奏是否正确。
2.如何确定推广的目标?
推广的目标不能一概而论,毕竟老板关注的目标和管理、运营的目标是不一致的。但是所有目标都需要遵从 SMART 原则,满足具体、可衡量、可时间、相关性、有期限等特征(具体的可以去学习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)。
但是要可落地的话,关键在于运营数据的管理和复盘。对于新品而言,关键在于利润结构数据和库存管理数据的计划。
1. 利润结构:
常规的利润核算公式=销售额-产品成本-物流成本-头程物流-平台佣金-配送费-退货费-仓储费。这个只是简单的收入、成本结构,对于白帽运营而言,运营还涉及到两大核心成本,直接反映运营水平和利润情况的,那就是广告和促销模块。
a.订单目标:可以把你在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竞品链接,按类目排名划分为:头部、腰部、尾部。可以通过确认对应的搜索词排名区间、搜索词排名在3页前的数量、关联的坑位数量等信息,判断竞品的可复制程度。
然后,既可以通过第三方工具去统计其销量,又可以通过日常的监控去模仿其运营手段和节奏。
(这里在找这些产品的过程中,教你一个使用的小技巧:可以将类目销量榜单翻到第二页后,通过修改页数代码而看到销量榜前400的商品链接,对于一些大类目而言,能够快速找到对标的竞品。)

b.广告成本:可以通过预估转化率和CPC竞价来核算,在这里可以引入广告的PC值的概率来合理规划。篇幅有限,下次再聊。
c.促销成本:促销的玩法是基于类目的竞争程度而有所不同的,关键在于规划好频率和力度,不同促销叠加和价格影响的规则需要去实践和研究。

不同的打法还包含其他不同成本,比如站外费用、SD费用、红人费用等等,关键是基于成本结构去详细规划出新品的利润结构,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去复盘和调整。
2. 库存计划:
所有的新品计划要结合囤货计划一起,这里面既有首批、返单的数量管理,又有全流程的物流周期把控,还有在途数据的监控追踪。下次可以专门出个库存的专题分享。
但是在推广目标阶段,所有的销量目标都要结合产品的备货计划。如果新品前期准备较为充分的情况下,首批发货通常是需要覆盖3个月的销量。

最后,其实目标管理不光只有这些内容,在管理层面需要从品牌,产品,渠道,市场四个维度来阐述,营销方案的落地也需要考虑预算、目标拆解、动态复盘等维度。有兴趣的关注我,后续慢慢分享这么基本逻辑和方法论。
3.如何确定合理的推广预算?
相信各位看到这里,基本上对产品目标和运营节奏的基本逻辑有了更深的认知,而预算问题是需要结合以上的模块去具体制定的。
一般来说市场推广费用占整个产品的目标销售额3%~8%是比较合理的比例,不过在不同的定位下的不同阶段都是不一样的。
所以在预算方面建议使用选择动态调整的办法,阶段性进行利润复盘,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再定下一阶段的投入预算,一般只有运营一段时间后,我们才会有比较好的实际数据来支撑预算计划的问题。
4如何确定广告预算?

广告预算的优化有多种方法,但是想通过预算优化而解决广告投产比的问题是不太合理的。如果广告Acos太高,需要优化的转化率和CPC。如果是广告花费占比过高,才能通过预算控制去实现。
预算控制的方法:
1. 分时调价:通过分析订单的高峰出单时间,将有限的预算集中在高转化的时段展示。通过调整广告组合或广告活动的预算来实现,注意不要直接关闭广告组,而是通过将预算设为1美金实现。当然,很多ERP都可以设置自动规则。
2. 降低竞价:竞价会和广告曝光直接相关,而广告的展示位置也会直接影响转化。如果调整广告的整体竞价会对权重有直接影响。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亏损且无改善计划时,需要重新调整产品的定位。
预算分配的方法:
1. 自上而下的设置预算:可以先预估一个目标销售额,设定一个广告花费占比,参考公司的平均利润目标或实际的财报数据,分配广告账户的整体账号,再拆解到每日、每个广告组的实际预算。
公式:
Acos=广告花费/广告销售额
广告销售额=售价*广告订单数(目标订单数)
预算=(售价*目标订单数)*目标Acos
2. 自下而上的设置预算:可以先预估一个转化率,参考类目平均转化率、类目搜索转化率、关键词的搜索转化率,这三个指标在增长建议、类目分析工具、商机探测器确认,以及通过第三方工具去调研关键词的转化率也可以。然后通过目标单量推算出预计点击数,再乘以bid值,就能算出实际预算。
公式:
广告花费=点击率*竞价
点击量=目标订单数/转化率
广告花费(预算)=目标订单数/转化率*竞价
本文来源于公众号(跨境大麦)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